兒童綜合素質評價對深化課程改革,促進兒童全面和諧而有個性地發(fā)展有著重要的理論意義與實踐意義。兒童綜合素質測試儀給大家分析下兒童綜合素質評價的意義所在。
一、兒童綜臺素質評價是全人教育的要求
馬克思主義的“人的全面發(fā)展學說”,新課程所倡導的全人教育、以人為本,都從歷史的現實角度說明:兒童首先是一個完整的人,一個具有獨立思維的人,他與生俱來擁有身體、心理等方面的素質。我們不能將其視為多個孤立零部件的簡單組合,而應以全面的、整體的眼光去看待、評價他的綜合素質,發(fā)現、發(fā)展其各個方面的潛能。
二、兒童綜合素質評價是全面提高國民素質的重要手段
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其專題報告中認為:21世紀最成功的勞動者是全面發(fā)展的人。國運興衰,關鍵在國民素質。全面提高國民素質不僅是指國民的全體性,更是指素質的全面性。因為勞動者對某一個任務或某一項工作的完成水平,完全取決于他的綜合素質,取決于他對人生的理解、態(tài)度,對社會的關注、期待以及對知識技能的掌握、運用。因此,兒童綜合素質評價還要以未來社會對人才的需要標準為參照,實現評價在教育發(fā)展中的世界化趨勢。
三、兒童綜合素質評價是推動課程改革的巨大動力
兒童綜合素質評價是兒童評價中的關鍵內容,不僅要運用現代教育理論,而且要求評價內容、評價標準、評價方式方法都要符合課程改革的需要。反過來,評價又推動著教學內容、教學思想方法發(fā)生根本性的變化,并影響著兒童學習方式、生括方式的改變。因此,沒有科學的、系統(tǒng)的綜合素質評價,課程改革就難以全面鋪開。
四、兒童綜合素質評價促進教師評價觀念的轉變
觀念的轉變比行為的改變更難。兒童綜合素質評僑,要求教師用新課程的人才觀、質量觀為指導,以建構主義、多元智能理論、合作學習理論、人本主義等作為兒童評價工作開展和結果有效性保障的理論基礎。山東普瑞森兒童綜合素質測試儀專家稱更重要的是,教師應將這些理論、思想深入滲透并貫徹到一切教學行為當中,使教師在實踐中形成新的評價觀念,產生新的評價行為,讓評價工作揚起科學理性的風帆。